龍錦秀 (6A, 2010-11)
我觀賞完由汪明荃主演的《向世界出發》後,有莫大的體會。這部節目講述汪明荃隻身到日本的京都拜訪頂級的能劇大師。
我覺得汪明荃是一位很好學的人,她雖然四十歲才學習粵劇,但她仍然努力學習。是次到東京學習能劇,雖然學習的時間非常短暫,但她依然非常投入。頂級大師橋本先生令我覺得能劇是一樣很高貴的東西,而面具更加是能劇的精粹,連能劇的演員也要在戴上面具前先說一聲:「我演你了」,這更令我感到能劇是多麼高貴。
如果有機會,我也想見識一下那高貴而神聖的面具。
邱子軒 (6A, 2010-11)
我認為汪明荃的例子在三段視訊中最為突出,最適合當這讀後感的選材,而且記憶亦很深刻。
汪明荃的例子最發人深醒,她和日本人很值得我們學習。汪明荃她作為「阿姐」,她雖不年輕,但她懷著一種精神,不斷學習。她未必是最好,但她深信,只要盡力就行了。她了解別人如何看自己,但她沒理會他們。汪明荃真不慚為「阿姐」。
日本人,許多中國同胞非常痛恨他們,但他們在某些方面真的很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他們的應變能力非常高,就在三一一地震中,日本傷亡人數非常低。所以,日本,從某角度來說,日本不失為一個好國家。
關家寧 (6A, 2010-11)
我在近幾次的圖書堂中看了三個《向世界出發》的視訊片段,分別介紹耶路撒冷、貴州和京都。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京都這個地方。
京都這集是由汪明荃擔任嘉賓。片段講述汪明荃到京都學習能劇。當中我認識到甚麼是能劇。原來能劇在日本的地位很高,是非常傳統的舞劇。我很佩服日本人對能劇的尊重,特別是對在能劇中非常重要的面具,他們把面具看作非常神聖。我們應該尊重能劇,即使看不懂表演者所要表達的事情或事物,我們都應該盡量理解。
曾聰賢 (6A, 2010-11)
我看了三個視訊,印象最深刻的是汪明荃到日本京都的片段。
片段的主要內容是記述有阿姐之稱的汪明荃到日本拜會戲劇大師。一位三十七歲的能劇大師教導汪明荃演譯長達一千二百年歷史的能劇,還讓她穿戲服,戴面具和上台演譯。
能劇和粵劇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日本人能把能劇保存到現在,我們要在這方面向他們學習,好好延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陳裕寶 (6A, 2010-11)
我看這幾齣《向世界出發》後,印象最深刻是貴州那一集,因為當我看到余慕蓮捐出八萬元來建學校,我十分感動。我深深感愛到八萬就可以讓那麼多貧窮家庭的小朋友唸書。我都非常欣賞那所學校的師長,尤其是校長,他十分力為貧窮的小朋友工作,他說自己在學校居住。
我學到應該多做些好事,小小一筆錢就可以令人受惠。我還覺得貴州那處的風景美麗極了。
黃玉慈 (6A, 2010-11)
我看完三個《向世界出發》的片段後,令我最深刻的是余慕蓮去貴州的探訪之旅。她將她的大部份財產都捐到去貴州建一間學校,令我十分感動和印象深刻。她
還提到她自己讀書不是太多,十七歲才小學畢業,現在的香港,十七歲已經是差不多都中學畢業,所以她想幫助一些沒有機會讀書的人。
她無私的奉獻,可令很多人有機會去讀書,多些認識這個世界。我希望長大後,可以有機會去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
黃惠康 (6A, 2010-11) 我觀看了世界三個不同地區的片段後,覺余慕蓮介紹的貴州最令人回味。貴州是我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年收入只有幾百元人民幣,那裡的兒童唸書沒有正規的學堂,只有鄉裡的人從外地唸完書後就免費回鄉教育,那裡的兒童每上完一堂就要跑到別處上堂,但他們也樂於去做。
回想我們自己,上完一堂就叫累想休息,還不認真上堂。真是令人慚愧,自己有好的學習環境,為甚麼不好好學習,回饋社會呢?
余顯基 (6A, 2010-11)
我看了三個視訊,令我最感動的是余慕蓮。因為她自己本身都沒有太多錢,但她也捐出她的錢來幫助山區的孩子,她自己沒有機會讀書,所以她希望這些孩子能有書讀,將來可以幫助國家出一分力。
另外,我也很同情她的遭遇,其實她是很可憐的,但她沒有放棄,繼續努力,堅持到底,活出一個好人生來。
我希望我也好像余慕蓮一樣那麼有善心,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楊曉儀 (6A, 2010-11)
看完三段介紹世界不同地區的視訊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蔡少芬到基督徒的聖地──耶路撒冷。
蔡少芬身為一個基督徒,她很嚮往到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蔡少芬去哭牆那裡。在那裡,很多人對著哭牆哭訴,他們還會寫信給上帝。每年,郵局都會收到很多寄給上帝的信件,郵局也會派人把這些信投進哭牆的縫隙中。他們不但會在哭牆前哭訴,還看在哭牆前進行神聖的成人禮,而蔡少芬可見證這次成人禮,她覺得很榮幸。